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夯实民族复兴基石
2022-12-09 来源:《人民日报》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并对进一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部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夯实民族复兴基石。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优先发展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谋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科技和人才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也是人才竞争,是人才培养的竞争。历史告诉我们,谁能实现教育发展的领先,谁就能拥有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就能占据国际竞争的先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围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高度,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高校是思想、文化、科技资源的聚集地,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要加强长远谋划、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把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教育强国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为书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和人才基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校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办好教育事业,要尊重本国的历史文化,根据本国实际情况推进改革创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大力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断开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服务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坚持更高水平开放合作,主动搭建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合作平台,与各国人民携手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增进人类共同福祉。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大学要把加强价值观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一个人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品格,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就会失去立功之本。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扎实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不断培养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汇聚全社会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持续稳定的教育投入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前提。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必须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全面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保障,吸引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促进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成为引导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此外,要不断完善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人人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投身教育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