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持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2023-03-14 来源: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决策部署,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质量、特色、贡献”为导向,积极构建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用人评价体系,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不断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深化内涵建设,汇聚改革发展动能。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根本保证,修订《东北大学章程》,持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出台学科绩效评价办法,坚持分类评价,根据不同层次学科分设评价标准,突出建设质量和服务贡献,多维度评价学科发展情况。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构建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全面考量学生知识掌握、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深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共同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全完善人才使用机制,充分发挥选人用人正向牵引作用;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人才称号,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激励和引导人才队伍坚守初心使命、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坚持德能并重,深化教师评价改革。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修订教师分类考核评价办法,设立“代表性学术业绩”指标,突出教书育人效果和学术贡献,着重考察标志性成果。突出德育职责履行情况,将一线学生工作经历作为评价重要内容,规定教师晋升教授、副教授须有1年辅导员或班导师经历。建立综合考量学术贡献、创新质量、知识技术输出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科研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潜心研究,提升创新能力。建立健全分类评价标准,根据不同类型教师成长规律和不同学科教师发展特点,设置“三型三类九学科”晋升体系,实施学术委员会答辩制、聘任委员会主任提名制,为优秀人才发展畅通通道。完善同行专家评议制度,探索建立促进跨学科合作的考核评价和成果互认机制、非共识交叉研究成果评审认定机制,进一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交叉学科发展。改革创新团队绩效评价体系,以贡献、创新价值、能力和发展潜力为重要指标,引导人才潜心教学和研究创新。修订专任教师补充、人才引进等办法,科学合理配置学术资源,将教师个人成长融入学校发展。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出台聘用合同管理、目标管理考核实施办法,大力营造教书育人良好生态。
注重全面发展,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将“三全育人”工作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各环节,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打造“一体化构建、两中心并重、十体系联动”的育人格局,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围绕强化素质教育,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思业融合燎原计划”,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以评价改革牵引育人方式改革,将“五育并举”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革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式,通过内外结合、多元参与方式,积极吸纳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参与教育质量评价工作,构建校院领导评价、校院督导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学院评价和第三方评价有机融合的全员式、全方位、全过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搭建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系统、评价系统、数据系统三大平台,实现高效便捷的信息收集、分析、跟踪、反馈、发布等,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赋能教育教学评价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搭建发展平台,营造干事创业环境。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修订《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实施细则》,建立以德能兼备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逐步实施绩效薪酬、协议年薪、长聘制等相互衔接的薪酬分配制度体系,帮助中青年骨干教师努力成长为服务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优秀人才。注重发挥绩效分配激励作用,给予长期在教学一线、业绩突出的教师适当倾斜,进一步完善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探索学校经费使用效益评价,对项目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进行客观测量、分析和评判,加快建立项目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绩效工资分配挂钩的保障机制,进一步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热情。